煤炭全水的正常值是多少
2021-02-20 來自: 鶴壁市大德實驗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:1497
拓展介紹:
水分符號:M,單位:%,是一項重要的煤質指標,煤的水分對其加工利用、貿易、運輸和儲存都有很大的影響。一般說來,水分高要影響煤的質量。在煤的利用中先遇到的是煤的破碎問題,水分高的煤就難以破碎;在鍋爐燃燒中,水分高就影響燃燒穩定性和熱傳導;在煉焦時,水分高會降低焦產率;而且由于水分大量蒸發帶走熱量而延長焦化周期;在煤炭貿易中,水分也是一個定質和定量的主要指標,故在簽訂銷煤合同時,用戶一般都會提出煤中水分的限值。煤的水分簡單地說分為:全水分、內在水分、外在水分、結晶水和分解水,在實際測定中只能測煤的全水分、內在水分、外在水分和高內在水分,而不測定結晶水和分解水。日常所說的煤的水分是指,在環境溫度和濕度下,煤與大氣達到接近平衡時所失的那部分水(外在水)和留下來的內在水分,它們的測值隨測定環境的溫度和濕度改變而發生變化,這也是為什么礦發煤與用戶的水分往往有較大差異的原因。煤炭運銷中常用的水分指標有:全水(符號:Mt),全水分包括外在水分和內在水分;一般分析煤樣水分(也稱空干基水分,符號:Mad),它是指分析用煤樣(<0.2mm)在實驗室大氣中達到平衡后所保留的水分,也可以認為是內在水分。有時用戶也會要求使用收到基水分(符號:Mar),一般可認為Mar=Mt。
各地各類型有所不同。大致集中在:bai20%--40%。煤種不同,全水也不同,正常bai值是指什么(是礦的資源時、還是開采時、還是銷售時),不同時期的全水不同,褐煤20~40%,山西煙煤6~12%,內蒙煤8~20%都有,有時相同地區的煤的全水也不同。
炭檢測單一般有兩個水分指標即:全水和固有水分(內水),全水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內在水分之和。外在水分:在條件下煤樣與周圍空氣濕度達到平衡時所失去的水分;內在水分:在條件下煤樣與周圍空氣濕度達到平衡時所保持的水分。這兩個指標對計算低位熱值,影響很大,尤其是全水,1個全水影響低位熱值大約60大卡。
煤的水分直接影響煤的使用、運輸和儲存。煤的水分增加,煤中有用成分相對減少,且水分在燃燒時變成蒸汽要吸熱,因而降低了煤的發熱量。煤的水分增加,還增加了無效運輸,并給卸車帶來了困難。特點是冬季寒冷地區,經常發生凍車,影響卸車,影響生產,影響車皮周轉,加劇了運輸的緊張。煤的水分也容易引起煤炭粘倉而減小煤倉容量,甚至發生堵倉事故。隨著礦井開采深度的增加,采掘機械化的發展和井下生產的加強,以及噴露灑水、煤層注水、綜合防塵等措施的實施,原煤水分呈增加的趨勢。為此,煤礦除在開采設計上和開采過程中的采煤、掘進、通風和運輸等各個環節上制定減少煤的水分的措施外,還應在煤的地面加工中采取措施減少煤的水分。
產品分類